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如满法师

目录

如满法师(1910~1983年)编辑本段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中国寺院,除了信愿寺、华藏寺、隐秀寺等著名寺院外,双解街的普陀寺,及避暑胜地碧瑶山城的普陀寺,也都是颇具规模的寺院。这两处寺院的开山,是来自闽南的如满和尚。
  释如满,字日圆,俗家姓蔡,福建省南安县人,清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岁次庚戌十月十日生。祖父是菲律宾有名的殷商,为人急公好义,誉满侨界。父永生公,在菲经商,母杨氏,持斋奉佛。师幼年随父母居菲,受小学教育,十四岁时父亲病逝,随母返回闽南,寄居厦门。〈如满禅师舍利塔记〉上说:“时奉母往佛寺礼佛闻法,省悟人生无常,渐萌出世之想。”其实这其中还有一段因缘。他在纪念闽南高僧会泉老和尚百年冥诞的特刊上,撰写的〈会公为闽南佛教史上放一大曙光〉这篇文章中,提到他在厦门时的生活片断:
  会公能适应现代环境,每念佛教存亡,与僧伽有切身关系,当少壮时期住浙江天童禅寺,已与太虚大师、圆瑛法师共议兴办僧俗教育宏愿......始则在泉州承天寺,创办优昙初级僧学林、鹦山义务学校,及开元寺慈儿院;继则于厦门提倡设立佛化青年会于鸿山寺(如满未出家时,每逢星期日,常往听讲佛学)。于南普陀寺开办初级两等学校(如满在该校肄业一学期,寄宿于方丈室楼下,与宏宣师同住一房)、闽南佛学院及万石岩佛学研究社,培育僧俗青年学子。
  如满回闽南之年是一九二三年,翌年,会泉老和尚出任南普陀寺住持,继之兴办了上述的院校。如满受的是佛化教育,当然也是他出家的原因。在他读初级两等学校的第二年(一九二五年),他十六岁时、到泉州紫帽山金粟寺,礼真常上人为师,剃度出家。后来于志公岩亲近性智上人,学习经教。未几在莆田梅峰光孝寺受具足戒,圆戒后到泉州承天寺参学。是时江浙道风鼎盛,他乃行脚参访,先后到过宁波天童寺、七塔寺及普陀山禅堂,历参宗匠。一九三三年回泉州,初任承天寺副寺,并受教于会泉、转尘、性愿诸长老。
  一九三七年,满师奉觉津师祖之命,主持祖庭金粟洞,率众从事农禅自给。他在紫帽山开辟茶园,采茶制茶运销海外,寺用道粮得无匮乏。一九三八年,性愿老和尚任南普陀寺代理方丈,约他到厦门,委任为南普陀寺副监院。是年抗战开始,九月性愿老和尚应请到菲宾弘化。翌年日军侵占厦门,满师仍回到金粟洞。未几,性愿老和尚函召他到马尼拉信愿寺襄助寺务,同时约请的还有觉定法师。
  一九三八年深秋,他与觉定法师同到菲律宾,在信愿寺任执事协助法务。他曾编辑《念佛仪轨》,指导信众梵呗。后来,师弟如意也到了马尼拉,他与如意乃在市内玛双解街创建普陀寺。满师长于念唱梵呗,在寺中组织佛教歌咏团及儿童法会,推广佛教音乐教育,传播佛陀正觉之音。一九五四年,得到郑广德、龚诗尧两位居士协助,把普陀寺予以扩充重建,一九五七年落成。
  一九七〇年以后,他感于碧瑶地区没有弘法道场,计画在碧瑶再建普陀寺一所。经过数年规画与施工,殿宇、僧寮于一九七八年落成,举行佛像开光典礼,四众云集,极一时之盛。在兴建普陀寺期间,为了推展佛教文化,在碧瑶文咸公园之侧,兴建佛教公园。后来以地方上种种压力,工程半途而废,而满师投注的心血与财力,就无可估计了。
  在兴建两处普陀寺及佛教公园期间,他的经济困窘仍不忘育才树人,随时协助孤儿入学,捐资支持普贤、能仁等佛教学校,华人子弟在碧瑶就学而住在普陀寺者,免费供给食宿。一九七九年,率领信众,组团赴印度、尼泊尔朝礼圣迹,其后复组团赴大陆朝礼四大名山及诸祖道场,所到之处,随缘布施。
  师平生热心公益,奖掖后进,帮助贫困学生,抚孤济苦,受惠者极众。一九八〇年以后,健康衰退,一九八三年示寂,世寿七十四岁,僧腊、戒腊五十八年。
  (于凌波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圣一法师(1922~    下一篇 沈家桢居士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