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多居嘉措

目录

多居嘉措《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编辑本段


  ——青海东科尔寺创建者
  东科尔·多居嘉措(1621--1683年),是青海湟源东科尔寺第四世活佛,汉族。该师的转世是十分奇特的,有一种神话般的传说。《安多政教史》载:三世东科尔活佛杰瓦嘉措(1588--1639)是康巴马尔康地区东科寺的活佛,曾到安多一些地区传教,到凉州四大寺院等处讲过经。土兔年51岁时在凉州圆寂。门徒们将其遗体送往康巴东科寺时,在苏曲河畔恰好遇上一个19岁的汉族青年的尸体正被送往墓地。这时杰瓦嘉措的灵魂未经过投胎转世,即像飞鸟似的刹那间,转趋于这个青年的尸体中。于是这个青年死而复活,喊道:“我是东科哇。”经确认后,将这位复活的青年与三世东科活佛的遗体一同继续送往康巴东科寺。在途中,这位被确认为三世东科尔转世的青年,从却藏·南嘉宦觉尊者(1578--1651)出家为僧,取名嘉样嘉措,并从该师聆听了许多灌顶、教敕和诀要。这就是第四世东科尔活佛。
  火狗年(1646年),26岁的四世东科尔嘉样嘉措前往西藏拜师学法。在后藏札什伦布寺由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给他授
  了比丘戒,起法号为多居嘉措。在哲蚌寺,多居嘉措朝拜了五世达赖喇嘛,并受到第司索南群佩和固始汗的极大崇敬和器重。多居嘉措曾向五世达赖喇嘛呈述了他在安多的多卡尔(又名丹噶尔,即今之湟源县)地区修建寺院的想法,并请达赖赐一地址。得到五世达赖所赐的文书后,多居嘉措立即启程,经青海湖边抵达丹噶尔城。约于公元1648年至1651年他在这里建成一座寺院,寺名藏语称“东科噶丹曲科岭”,意为“东科尔具善法轮洲”,简称东科尔寺。为了和康区的东科尔寺相区别,又称西宁东科尔寺。寺内修建了大经堂及怙主殿。固始汗给多居嘉措划分了多卡尔、多查子、库苦库图、道达耶、哈拉库图、日月山、塔尔湾库图、拉萨札子(皆为湟源辖区)等地作为东科尔寺的溪卡。
  在末修建东科尔寺之前,甘肃天祝地区的人,邀请多居嘉措去建寺,他接受了请求。当时天祝一带有三个部落都希望在自己活动的地域内修建寺院,多居嘉措要他们好好商量选择一处风水较佳的地方,最后选定了却典堂这块地方。却典堂意为“塔儿滩”,有其来历。相传,14世纪60年代,噶举派黑帽系四世活佛噶玛·若白多杰赴京途经凉州时,行至浩门河(今青海门源县境内),制伏了河里的一条常出来伤害人畜的孽龙。为了显示降伏的象征,便在河岸一带修建了108座镇龙塔,因而便有了却典堂之名。多居嘉措于火猪年(1647年)在却典堂建成一座寺院,藏语称为扎西达杰林,后来普遍称却典堂寺。这就是今天甘肃天祝县的天堂寺。多居嘉措亲自为寺院制定集会诵经的章程和寺规。又一说是丹玛活佛建成后献给多居嘉措。
  水龙年(1652年),多居嘉措在青海噶尔塘库描摩地方拜会了去北京的五世达赖喇嘛。木蛇年(1665年),多居嘉措奉召赴北京朝觐康熙皇帝,被康熙帝赐予“文殊禅师”之号。自此任职京师,为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多居嘉措受封后,途经五台山返回东科尔寺。后又被康区的噶居·释迦嘉措等迎请到阿坝毛尔盖寺,在毛尔盖寺内修建了弥勒佛大殿、怙主殿、大经堂、僧舍等,供奉了许多佛像、佛塔和《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之后他和释迦嘉措到华热(今青海乐都北山、互助松多和甘肃天祝县过去统称为华热)地区,确认了药水泉和胜乐湖。据说多居嘉措曾将一处毒水命名甘露后,使该处成为能医治白胆疾病的药水滩,并出现了效能不同的许多泉眼。
  多居嘉措大师一生建寺传法,广作利益众生之事,于藏历第十一绕迥之水猪年(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圆寂。
  (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玛·却吉喜饶    下一篇 恩萨·罗桑丹珠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