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巴·益西班觉
松巴·益西班觉《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编辑本段
——清代安多名僧
松巴·益西班觉,是青海佑宁寺的五大囊活佛之一,佑宁寺第三十二任堪布,清代安多格鲁派一大名僧。生于藏历第十二绕迥之木猴年(1704年,清康熙四十二年),关于其出生地和族属有几种说法,有的说生在互助,有的则说生在贵德,有的说出生在祁连托勒,也有说生在固始汗侄子额尔德尼台吉仓巴嘉部族。族属有土族、藏族、蒙古族几说。均待考。
松巴3岁时由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样活佛认定为二世松巴堪布罗桑丹贝坚赞之转世灵童,对他的父母说:“将小灵童带到塔秀寺(青海贵南一寺名)托付给塔秀·曲郡嘉措吧。”父母便带他到塔秀寺交给了塔秀活佛。金虎年(1710年),在塔秀活佛处受近事戒。水龙年(1712年)应僧众之请入佑宁寺坐床。这时在京的二世章嘉活佛寄来了训诫、锦缎袈裟、通人冠等。据传说,小松巴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梦,梦见佑宁寺前面的山顶升起一朵白云,身披彩虹的释迦牟尼踩著白云冉冉降临于寺后方的度母山顶。醒后认为这是消除灾难之兆,日日口诵《忏悔经》五十遍,并绕寺磕长头三周。后来从二世却藏·罗桑丹白坚赞受沙弥戒。之后师事二世章嘉和二世土观等活佛,在佑宁寺学习经典。从华热·阿旺扎西学习《金刚鬘灌顶法》。
水兔年(1723年)赴西藏,进入哲蚌寺,从师该寺堪布阿旺南喀、摩家然坚巴绛央嘉措等刻苦学习显宗经典,熟读新旧《果芒教程》。木蛇年(1725年),益西班觉游学后藏,由五世班禅授比丘戒。翌年,他被任命为果芒经院堪布。任职期间,他先后拜甘丹寺法台阿旺曲丹、名僧南喀桑布、扎德格西·阿旺却丹及其弟子摩兰隆智、果芒论师·丹曲、工布·丹曲仁钦、下密院论师·喜饶嘉措、扎巴龙珠、阿里活佛、米图·索南坚赞等数十位高僧,系统地学习显密诸论以及医学、工巧、历算、声韵、文法、绘画、梵文等,学习大小五明各学科。火羊年(1727年),噶伦阿尔布巴等谋杀掌握实权的噶伦康济鼐,挑起前后藏军事冲突,益西班觉劝阻征集僧丁参加阿尔布巴等人的前藏军队,事件平息后,受到颇罗鼐的称赞,被委任为锡金吉蔡寺法台。土猴年(1722年),游方朝圣至咱日圣山。金猪年(1731年),松巴返回安多,先后在今互助县的天门寺、大通县松布尕寺等处修习密宗。又从赤·罗桑丹贝尼玛活佛、大学者拉科·喜饶曲觉、参卓堪布格敦端智、卓仓·阿旺喜饶等师研习许多在西藏未曾学过的经典。
火蛇年(1737年),他奉乾隆帝之召陪同章嘉国师进京,在京校勘内地印刷的藏文经籍,还协助章嘉国师处理许多重要政教事务,因他学识渊博,且精明能干,国师十分喜欢,曾授给他“额尔德尼班智达”的尊号,期间被乾隆帝任命为蒙古多伦诺尔汇宗寺法台。水猪年(1743年),赴五台山朝圣,并在五台山研习佛典3年。木猴年(1764年)返回青海,出任佑宁寺第三十二任法台3年。他先后任该寺第三十五任、四十二任法台。还担任过扎西曲林寺、色龙寺、周陇寺、德瓦寺、噶丹仁钦林等寺院的法台。为许多僧众传授沙弥戒、比丘戒、灌顶法、随许法等各种法戒。旋从塔尔寺绛白嘉措等学通一切普通及专科之学。至此,他精通显密诸论,善于医学,又精于历算、五行算,还通晓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传记等。他讲经精辟绝伦,满人所欲。学识渊博,在藏传佛教界颇负盛名。
松巴·益西班觉于藏历第十三绕迥之土猴年(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圆寂,享寿84岁。
松巴·益西班觉一生著述约9函,67卷册,其中较出名的有《印、汉、藏、蒙宗教史·如意宝树》、《青海历史·奇妙梵曲》、《世界广论》、《自传》、《噶丹新历算》、《法行宝鬘》、《法行集要》、《医学四续难题》、《药物识别略述》、《药物异名》、《佛像、佛经、佛塔尺度经注琉·美丽花鬘》等。
(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洛桑丹增札巴 下一篇 阿柔仓·洛桑隆多丹贝坚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