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教人物   
[0] 评论[0] 编辑

迦里迦尊者

目录

迦里迦尊者(藏传佛教十六尊者)编辑本段


  
  在南瞻部洲的赤铜洲,
  住著尊者迦里迦。
  有一千一百阿罗汉围绕著他。
  尊者手持一对金耳环,
  向尊者致敬!
  迦里迦尊者手中所持的一一对金耳环是尊者的标记,其来源及含义如下。
  一次,迦里迦尊者到欲界天去,在那里讲习佛法。欲界天的神灵和他们的孩子听了佛法之后,都脱离了轮回之苦。于是,神灵当时赠给尊者一副金耳环和很多其他的装饰品。尊者对所送礼品作了加持,最后将所有礼物只变幻成一副耳环,并作为尊者自己的标帜物。
  任何一位看到或触摸到迦里迦尊者这些标帜物的信徒,都会受到所有的佛和菩萨的佑护。依靠佛和菩萨的佑护,信徒可以获得对尘世虚无混浊本质的透悟,由此生彻底的厌离心;依靠佛和菩萨的佑护,信徒还可以获得菩萨位,获得不还果——即不再返回(托生)欲界。
  此外,触摸或见过金耳坏等标帜的信徒还可获得诸多的成就,如三摩地、静观、透思、机敏、诚实和善智。
  迦里迦尊者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助所有众生。尊者还帮助信徒用基于佛教两大派别(指大乘、小乘)理论,最适合于个人的方法去解救其他众生。如信奉崇拜迦里迦尊者,就会得到所有佛圣者、上师和僧人的佑护如果信徒想获得菩萨位,就必须信奉崇敬迦里迦尊者,只有这佯。他的愿望才能比较顺利地实现。以上等等,都是这位无上的尊者所言。
  迦里迦尊者的生平
  迦里迦尊者出生于当时六大城市之一的室罗伐悉底。父亲是一位富豪,娶了位合意的妻子,两口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夫妇俩没有孩子,他们渴望有自己的孩子。为此诚心祈祷,广放布施。终于有一天,富豪的妻子怀孕了。因妻子原本是具有五种非凡智慧的聪明女子;所有一旦怀孕,她随即就能察觉。随后,她把怀孕的喜讯告诉丈夫并告诉他怀的是一个男孩。丈夫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说:
  “我祈祷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盼来了我们的孩子!”
  富豪又接著祈祷道。
  “但愿这个孩子能够接传我家的香火,使子孙绵延;但愿孩子一生幸福;但愿他有能力操持家政;但愿他能够看护好家中的财物和牲畜:但愿他在我等双亲去世后,诚心祈祷,大行善事以慰藉我们的亡魂!”
  富豪精心地看护还在妻子子宫内的未来的孩子。他设法满足妻子的任何一个要求,她想吃什么就给什么;想喝什么就送什么:想戴什么装饰就戴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释迦牟尼佛总是通晓一切,从不错过一次有益众生的机会,他的众弟子也同样是昼夜警觉,以便施益于众生。当时,佛陀的一个弟子阿泥律陀(意“不灭”),是释迦牟尼佛宝座前十大声闻弟子之一,为天眼第一。以其天眼的神力看见富豪之妻怀了一个男孩。知道此事后,为了查明这个孩子是否是释迦牟尼教法的皈依者,或者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位弟子,阿泥律陀用天眼进行了第一次观察。观察的结果表明,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将来会皈依释迎牟尼,成为佛陀的一名弟子,而且只有他阿泥律陀才能完成这孩子皈依佛陀的使命。
  于是,阿泥律陀没有带随从,孤身一人来到富豪家。富豪对阿泥律陀说:
  “尊者,你一人到此,是不是需要给你准备个帮手?”
  阿泥律陀回答说:
  “我所需要的一切,像你这样的任何人都可以给予,那么,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一位帮手吗。
  富豪回答说:
  “尊者,我的妻子已经怀了一个孩子,如果生下来是男孩,我就把他送给你作帮手。”
  听了富豪的回答,阿泥律陀说:
  “这事可要说话算数!”
  尊者将此事说妥后返回驻地。
  妊娠足月之后,富豪的妻子生下一个漂亮可爱的男婴。从婴孩身上散发出甜蜜的豆蔻花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孩子出生之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由于孩子在出生之际,豆蔻花香萦绕身体,故以豆蔻花为孩子命名,取名那梅梅朵(豆蔻花)


  那梅梅朵长大之后、家里请人教他读书认字、写作、算术和八种研习深造方法,从而那梅梅朵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
  在此之后的一天,阿泥律陀知道该是那梅梅朵皈依佛门的时候了。于是,阿泥律陀来到了富豪的家,对富豪说:
  “诚实的人许诺如同板上钉钉。在你的儿子出生之前,你不是就已经同意让我把他带走吗?”
  富豪承认他确实是这么答应把孩子交给阿泥律陀尊者的,他转身对他的儿子说:
  “孩子,这是真的,在你出生之前,我答应把你交给阿泥律陀,他是一位圣贤的尊者。现在你就随他去吧,要好好侍奉尊者。
  那海梅朵高兴他说:
  “这样做确实对我有莫大的恩惠”
  阿泥律陀劝慰那梅梅朵的父亲,给他讲述佛法使之快乐。然后,年轻的那梅梅朵跟著阿泥律陀上路了。
  阿泥律陀带著这个年轻人来到他即将皈依佛门的寺庙。皈依之后,那梅梅朵就成了这所寺庙的一名新僧。在这里,他还系统地研习“三藏”,一边修习,一边理解其中的深奥意义。当他到一定的年龄时,那梅梅朵受比丘戒。他将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于佛陀教法的修习实践中去,成功地断除由尘世而生的所有虚妄与误见,从而获取了阿罗汉位,并进入声闻乘的极上境地,成为神(天)和人祈祷崇拜的对象。
  那梅梅朵想道:
  “我之所以从尘世间的痛苦和由误见导致的苦难中彻底地得到了解脱,正是要归功于释迦牟尼佛的救助,我已放弃了所有其他教派的教法,专习释迦牟尼的教法。”
  那悔梅朵考虑成熟之后,他觉得他应该偿还佛陀的恩德。他想到释迦牟尼佛显现常人形相的唯一目的就是救助所有的众生有情、那梅梅朵认为自己也必须这么干。下了决心之后,那梅梅朵设法知道了谁将是他最初导人佛门皈依佛法的对象,而这即将皈依佛门的众生就是他的父母双亲。此外,那梅梅朵还领悟到皈依双亲要用神变法术。
  操练神变法术之后,那梅梅朵将自己的肉身隐去,从礻氏 陀林(那梅梅朵即加里加尊者居住的丛林)来到了他父母的家中。那梅梅朵从地下钻出来显现身形,出现在他父母的面前,并展示了其他种种神变法力。他用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最适合的方式向父母及家族中人讲述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讲法之后,这些人都皈依了佛法,获得了“预流果”,即“进入佛法的河流”。此后又入见道。为了积累功德成就,这些人还行了诸多的善业。那梅梅朵也在他所见到的人中间使很多人皈依佛法,不过这些人得与佛法有“缘”,方可皈依。
  那梅梅朵修完十二苦行,他坚持僧人要一无所有。他自己甚至不要供给僧人的所有生活必需品。因而,那梅梅朵只有一个僧人的三件僧衣。他出外化缘时,对人家施舍的无论什么东西都非常的知足。当他在外化缘期间,不管施主是富豪还是穷户,他都逐个上门化缘;他选择墓土家坟地作为居处;他情愿拿著丢弃在荒土家之间的上陶碗作为饭钵;他把丢弃在荒撅之间用以遮裹尸体的裹尸白布拾起来,洗净、染成僧人衣衫所特用的颜色,缝成僧衣穿在身上;他还吃在荒撅之间捡到的被人丢弃的食物。由于经常出觉入于墓过于家间,那梅梅朵又被人称为“社朝巴那保”比丘,意思就是“住要墓颁间的大黑比丘”。
  有佛陀的弟子问释逸牟尼佛,根据什么样的上世善业和祈供,迦里迦尊者才得到佛如此的厚重和佑护?为何在他出生时,有如雨的豆寇花,花香一直萦绕著他的身体?为什么在他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之后获得了阿罗汉位,又以帮助他人皈依佛法作为个人幸福之源?
  释迦牟尼佛解释说,所有这一切都是迦里迦在护光佛在世期间积累善业的结果。当时,迦里迦是护光佛的信奉者,他拥戴护光佛的教义,出家成为僧人。他完成了宗教教义的学习之后又坚持修习。除了自己积累善业之外,迦里迦还督促别人也这么做,向僧人表示崇敬,为很多的佛塔奉献供品。他自己又在很多佛塔前供奉豆寇花编成的花环,并把豆寇花瓣撒在佛塔上面,然后进行祈祷。于是他就得到了如你们所说的业报。
  迦里迦尊者的居地
  迦里迦尊者的居地赤铜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关于穷人的传说。传说中讲到,一个穷人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送给了一位圣者,他祈祷说希望成为一个统治大片领土的国王。圣者使用自己的祈祷加持力,使一片空无人迹的荒地出现了一个由成千上万户人家组成的繁华的城市,满足了穷人的愿望。这个城市以后就被称为赤铜洲,人们说它是南瞻部洲(古印度)的一部分,并不被大海分离而成小岛。另有文献说迦里迦尊者的居地是辛卡拉洲(即今天的斯里兰卡)。
  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旨意,迦里迦尊者和他的一千一百名随从住在赤铜洲,守护宏传佛陀的教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苏频陀尊者    下一篇 伐阇罗佛多尊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