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 所属分类  >  佛学辞典   
[0] 评论[0] 编辑

王舍城

目录

王舍城编辑本段


 (地名)梵名曷罗阇姞利呬城Rajagr!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毗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于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鹫山也。智度论三曰:“问曰:如舍婆提(S/ravasti)、迦毗罗(Kapiavastu)、婆罗奈(Varan!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为王舍?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呼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为人,力能并兼诸国,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复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有言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更有一复次释,述婆薮仙人故事)。西域记九曰:“曷罗阇姞利呬城,唐云王舍,初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也。编户之家频遭火害,一家纵逸,四障罹灾。防火不暇,资产废业,众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此细民不谨,致此火灾。宜制严科以清绝犯,若有火起,穷究先发,罚其首恶,迁之寒林。寒林者,弃尸之处,僧谓不祥之地,人绝游止之迹。今迁于彼,同夫弃尸。既耻陋居,当自谨护。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顷之,王宫中先失火。谓诸臣曰:我其迁矣。乃命太子监摄留事,欲清国宪,故迁居焉。时吠舍厘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修戎旅,欲袭不虞。边侯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支分生曼荼罗    下一篇 支公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