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观 一、真观,即观察真谛的道理以断见思之惑的空观; 二、清净观,即既已断见思之惑,再断尘沙之惑的假观; 三、广大智慧观,即断了无明之惑之后,而得广大智慧的中观; 四、悲观,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拔众生之苦; 五、慈观,即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而愿给众生快乐。[阅读全文:]
摘要: 五法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 一、相、指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 二、名,即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作表诠; 三、分别,对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 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阅读全文:]
摘要: 五食能够长养出世善根的五种法食,即:念食、法喜食、禅悦食、愿食、解脱食。念食就是修道的人常持正念,以长养一切善根;法喜食就是修道的人爱乐妙法,心生喜悦,以长养其慧命;禅悦食就是修道的人因得禅定而心生喜悦,以长养其慧命;愿食就是修道的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善根;解脱食就是修道的人解脱惑业的系缚,于法[阅读全文:]
摘要: 五明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阅读全文:]
摘要: 五觉本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本有常住之觉;始觉是依修行之功而显出本觉;相似觉是菩萨于十信位时所得类似始觉的觉;随分觉是菩萨于十往十行十回向等位时所分分得真正的始觉;究竟觉是菩萨于妙觉位时,成就究竟至极的始觉,这时已经和本觉相一致了。[阅读全文:]
摘要: 五众 1、旧译五蕴为五众,众是和集的意思。 2、指出家五众,即比丘(受具足戒的男子)、比丘尼(受具足戒的女子)、式叉摩那(华译为学法女,就是将受具足戒而先学六法的女子)、沙弥(出家受十戒的男子)、沙弥尼(出家受十戒的女子)。[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