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类出家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即身虽为僧伽,但心犹有顾惜爱恋。 二、身在家心出家,即虽在家受用妻子,但却不耽染欲乐。 三、身心俱出家,即在任何欲境中都无顾惜爱恋。 四、身心俱不出家,即不但受用妻子,而且深生耽染。[阅读全文:]
摘要: 四种观行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这是修行忏悔的人,为了灭除自己的罪业,方便而修的四种观行。[阅读全文:]
摘要: 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于世自在王佛所建立的誓愿。因译者不同,故在排列上先后略有不同。 1、根据曹魏时康僧铠所译的无量寿经的排列是: 一、无三恶趣愿, 二、不更恶趣愿, 三、悉皆金色愿, 四、无有好丑愿, 五、宿命智通愿, 六、天眼智通愿, 七、天耳智通愿, 八、他心智[阅读全文:]
摘要: 四种璎珞庄严简称四种庄严。 一、戒璎珞庄严,即以戒律庄严法身; 二、三昧璎珞庄严,即以禅定庄严法身; 三、智能璎珞庄严,即以智慧庄严法身; 四、陀罗尼璎珞庄严,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即能总持善法以庄严法身。菩萨将以上四法庄严法身,就好像世间的璎珞庄严人身一样,所以叫做“璎珞庄严”。[阅读全文:]
摘要: 四种缘起 一、业感缘起,众生由惑造业,由业感果,由果又起惑造业,所以一切万法皆由业力的招感而生起,这是小乘教之主张; 二、阿赖耶缘起,是说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的种子,遇缘便生起现行,一切根身器界,皆由其生起,这是大乘始教唯识宗之主张; 三、真如缘起,又名如来藏缘起,是说由于真如随缘,随染缘而现六道[阅读全文:]
摘要: 四十二品无明是天台圆教所断之无明,亦即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中各断一品之无明。[阅读全文:]
摘要: 四种资粮福德资粮、智德资粮、先世资粮、现法资粮。福德资粮即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资粮即由修习正观而得之妙智,亦即六度中之第六度;先世资粮即由宿世积集之善根,而在今生自然就有之福智资粮;现法资粮即在今生所修习之福智资粮。[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