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庄严法 (名数)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也。苏悉地羯罗经上曰:“应当一心听是胜上微妙法则,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一谓精进,二谓明王,三谓除障,四谓成就诸勇猛事,五谓成就一切真言。”是盖提示此经一部之大纲者也。其中精进者,远离二边之垢而住于极理为精,勤策于清净法界中为进。入真言门之菩萨,先发[阅读全文:]
摘要: 五盛阴苦 (术语)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阴而成,其五阴之势用炽盛,故曰盛阴。受于盛阴一切之苦,谓之五阴盛苦。即心身之总苦也。又曰五阴盛。(参见:五阴盛苦)[阅读全文:]
摘要: 五参上堂 (仪式)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上堂也。此外朔望之两日别有祝圣上堂,通计之恰是每五日一参,故曰五参。非曰一月参五度也。见象器笺十一。[阅读全文:]
摘要: 五参日 (杂名)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也。(参见:五参上堂)[阅读全文:]
摘要: 五问十题 (杂语)论义有五问十题之称。问者五人,讲师一人。问者一人以各业副为十题。初问之题曰业义。次问之题曰副义。[阅读全文:]
摘要: 五情 (术语)眼耳等之五根也。根能有情识,故曰情。有财释也。智度论十七曰:“入道渐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同四十曰:“眼等五情名为内身,色等五尘名为外身。”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曰:“摄五情不。”(参见:六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