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佛学辞典

该分类下有3102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佛学辞典" 分类下的词条

五种三谛
编辑:0次 | 浏览:24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三谛

摘要: 五种三谛 (术语)言空假中之三谛有五种也。别接通,圆接通,别教,圆接别,圆教各有三谛。[阅读全文:]

五种铃
编辑:0次 | 浏览:331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铃

摘要: 五种铃 (名数)铃有五钴铃,宝铃,一钴铃,三钴铃,塔铃,五种之别。又总名之曰金刚铃。仁王经法等大法修行坛场所用之密具也。行者于东方前列之金刚盘上,以五钴铃置东方,宝铃置南方,一钴铃置西方,三钴铃置北方,塔铃置中央为法。日本僧宗睿入唐,请归此法,遂盛行于日本密家。五钴等名,皆取于其柄形也。[阅读全文:]

五种正食
编辑:0次 | 浏览:20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正食

摘要: 五种正食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阅读全文:]

五种三昧
编辑:0次 | 浏览:26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三昧

摘要: 五种三昧 (名数)大日所说之五位三昧也。(参见:五位三昧)[阅读全文:]

五种性
编辑:0次 | 浏览:27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性

摘要: 五种性 (名数)于六种性中除妙觉性者。以种为因之义,而明因位,中除果位。(参见:六种性)[阅读全文:]

五种不翻
编辑:0次 | 浏览:300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不翻

摘要: 五种不翻 (名数)唐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四、顺于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以如译为智慧,则生轻浅之[阅读全文:]

五种一乘
编辑:0次 | 浏览:26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一乘

摘要: 五种一乘 (名数)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称。出于五教章。[阅读全文:]

五种印
编辑:0次 | 浏览:23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印

摘要: 五种印 (印相)肉眼等五眼各别之印也。见天台史略下。[阅读全文:]

五种不随
编辑:0次 | 浏览:22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不随

摘要: 五种不随 (名数)三类境中之性类有五种不随之义:一、性不随,二、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五、异熟不随。[阅读全文:]

五种藏
编辑:0次 | 浏览:27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五种藏

摘要: 五种藏 (名数)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为境故。三、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一切之过失而真实不坏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