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摩呬多 (术语)Sama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阅读全文:]
摘要: 三摩钵底 (术语)Samapatti,禅定之一种。又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参见:三摩半那)。又希麟续音义曰:“三摩钵底,梵语也,此云等至,琳菀两法师云谓由加行伏沉掉,力至其受位,身心安和也。亦云等持。”[阅读全文:]
摘要: 三摩呾吒 (地名)Samatgta,东印度古国。大唐西域记曰:三摩呾吒国,周三千余里,滨近大海,地卑湿,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其国在今恒河河口以西,直至呼格里河一带之地。[阅读全文:]
摘要: 三摩耶灌顶 (修法)三昧耶戒与灌顶法。受三昧耶戒而后受学法或传法之灌顶。[阅读全文:]
摘要: 三摩皮陀 (术语)Sama-veda,四吠陀之一。新称縒摩吠陀。百论疏上之下曰:“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阅读全文:]
摘要: 三摩半那 (术语)定之别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梵Samapanna。[阅读全文:]
摘要: 三酸图 (图像)僧与二俗士共围一瓮染指尝之之像,是宋佛印禅师东坡山谷两居士共尝桃华醋,赵子昂图之。世称为释迦孔老三教图者,谬也。学海余滴九曰:“东坡先生遗迹图曰:金山寺住持佛印乃端卿出家。有三才学,守戒行。同黄门黄鲁直与先生友善。一日遇谒佛印曰:吾得桃华醋,甚美。取而共尝,皆皱其眉,称为三酸。至大二[阅读全文:]
摘要: 三铢 (杂语)天人之衣轻妙而其重仅三铢。璎珞本业经下曰:“梵天衣重三铢。”(参见:天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