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袈裟十利 一、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 二、离寒热蚊虫; 三、示沙门之相,见者欢心,离邪心; 四、是人天宝幢相,生梵天之福; 五、著之时,生宝塔想,灭诸罪; 六、坏色,生不贪欲; 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得良田; 八、消罪而生十善; 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芽; 十、如甲胄,烦恼[阅读全文:]
摘要: 袈裟五德悲华经中说,释迦佛以前在宝藏佛之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即 一、或犯重邪见之四众,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于三乘受记; 二、天龙人鬼若敬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 三、若鬼神诸人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则饮食充足; 四、众生发生冲突,如念袈裟之神力,便生悲心; 五、若在兵阵,持此少分,恭敬[阅读全文:]
摘要: 菩萨四无畏菩萨教化众生时,有四种的无畏,即 一、总持不忘,故说法无畏; 二、尽知法乐,知众生根机心性,故说法无畏; 三、善能问答,故说法无畏; 四、能断物疑,故说法无畏。[阅读全文:]
摘要: 袈裟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