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法 (术语)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又于因明宗之前句,名为有法,后句名为法。即前句有后句之法之义。例如声(是有法),无常(是法)合二者而名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阅读全文:]
摘要: 有分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了义灯四本曰:“上座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阅读全文:]
摘要: 二十五有 (名数)开三界为二十五有。欲界有十四有,四恶趣四洲六欲天也。色界有七有,四禅天及初禅中之大梵天,并第四禅中之净居天与无想天也。无色界有四有,四空处是也。通三界而有二十五之果报,名二十五有。辅行二曰:“二十五有,总为颂曰:四域(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王,四禅四无色,无想五那舍(即净居天)[阅读全文:]
摘要: 有作 (术语)对无作之语。与有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经论云有作无作,新译经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有作义也,非安立者无作义也。”又有作者犹言有为,谓因缘所生之法也。[阅读全文:]
摘要: 有分别 (术语)有分别作用之意。对于无分别而言。六识中眼等五识,唯有寻伺相应之自性分别,故俱舍论二,名之为无分别,第六意识,并具散慧相应之计度分别及定散诸念之随念分别,能分别所缘之境,故名之为有分别。成唯识论七亦曰:“于彼所缘能明了取,异于眼等识,故非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又对于无分别正[阅读全文:]
摘要: 十八有 (名数)十八空所破十八种之妄执谓之十八有,止观三之一曰:“破十八有云十八空。”[阅读全文:]
摘要: 九有 (名数)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乐住之地处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众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天,二初禅天,三二禅天,四三禅天,五四禅天中之无想天,六空处,七识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此中除无想非想名七识住)。俱舍论八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有无想有情,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