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佛学辞典

该分类下有3102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佛学辞典" 分类下的词条

三举
编辑:0次 | 浏览:633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举

摘要: 三举 (术语)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认罪之人。二、不肯忏悔之人,三、说淫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种人。为宜行白四羯磨之法,举其罪弃于众外者,故谓之三举。见行事钞上一。[阅读全文:]

三类境
编辑:0次 | 浏览:40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类境

摘要: 三类境 (名数)境者,八识所变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类:一、性境,性者,实体之义,自实之种子而生,有实性,自维持实性,不随能缘之心,能缘之心,不过为彼之自性,以现量而量知者,此之谓性境不随心。第八识与眼识等五识之全部相分及第六识之一部相分是也。二、独影境,如第六意识浮龟毛兔角之相,其相非自实体种子而生[阅读全文:]

三医
编辑:0次 | 浏览:30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医

摘要: 三医 (名数)一上医,听声。二中医,相色。三下医,诊脉。见止观八之一。[阅读全文:]

三识
编辑:0次 | 浏览:31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识

摘要: 三识 (术语)就心识之真妄而立三识之不同:一、真识,自性清净心也。第八阿赖耶识,通真不通妄。妄者染,真者净也。谓其净分也。二、现识,变现之意也。第八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变现根身世界。故名。三、分别识,于六尘等种种之诸境而起分别也。第七末那识由传送第六意识而起分别,故名。见楞伽经。又末那识,阿赖耶[阅读全文:]

三覆八校
编辑:0次 | 浏览:33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覆八校

摘要: 三覆八校 (术语)五戒经之说。三覆者,正五九月各月之一日,四天王之善神覆奏人中善恶于天王,而校格是非。八校者,岁之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也。于此日复覆奏而校格之。嘉祥之无量寿经疏曰:“一切众生皆有二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阅读全文:]

三兽渡河
编辑:0次 | 浏览:32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兽渡河

摘要: 三兽渡河 (譬喻)婆沙论。三兽渡河。兔浮水上。马及一半。象穷底。喻菩萨缘觉声闻。所得有浅深也。说(参见:三兽)。[阅读全文:]

三礼
编辑:0次 | 浏览:37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礼

摘要: 三礼 (仪式)表身口意而三礼拜,敬礼之至,(参见:三拜)[阅读全文:]

三兽
编辑:0次 | 浏览:622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兽

摘要: 三兽 (譬喻)兔马象也。三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为河水,譬三乘为三兽。三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从其浅深而生如此之[阅读全文:]

三貌糁帽地
编辑:0次 | 浏览:303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三貌糁帽地

摘要: 三貌糁帽地 (术语)与三藐三菩提同。[阅读全文:]

兜率三关
编辑:0次 | 浏览:29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兜率三关

摘要: 兜率三关 (名数)(参见:上兜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