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乘基 (人名)慈恩大师窥基,为大乘家之泰斗,故尊之曰大乘基。宋高僧传窥基传曰:“慈恩寺传中云: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中略)彼曰大乘基盖慧立彦琮不全斥故云大乘基。”[阅读全文:]
摘要: 大乘四果 (名数)通教之菩萨,历十地修行,有证果有不同。以小乘之四果而区别之。一在初地以断惑证理生于如来之家者为须陀洹果。二在八地蒙佛之授记而得作佛者为斯陀含果。三在十地受如来之职,如别圆二教等觉之位者为阿那含果。四在佛地,即通教之果佛断见思之惑,习气俱尽而成佛者。为阿罗汉果。见大乘庄严经论。[阅读全文:]
摘要: 大乘因 (术语)或指菩提心,或示诸法实相。大疏九曰:“所谓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南岳止观曰:“大乘因者,诸法实相。”[阅读全文:]
摘要: 大乘心 (术语)依大乘之道而求佛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大乘心是菩萨净土。”注曰:“肇曰:乘八万行兼载天下不遗一人,大乘心也。”慧远疏曰:“求佛之心为大乘心,行能运通目之为乘,乘中莫加谓之为大。”[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