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百科>> 百科分类 >> 佛学辞典

该分类下有3102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佛学辞典" 分类下的词条

非前后俱得
编辑:0次 | 浏览:219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前后俱得

摘要: 非前后俱得 (术语)四种得之一。得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时之得。此二无为,为不生不灭之无为,故非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时间所拘束者。从而能得无法之前,法之后,与法俱时之事,故曰非前后俱得。[阅读全文:]

非安立
编辑:0次 | 浏览:20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安立

摘要: 非安立 (术语)对于安立之称。谛理有差别与名义之施设曰安立。无差别无名言曰非安立。真如之谛理。立此二门。唯识述记九末曰:“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也。”[阅读全文:]

非常
编辑:0次 | 浏览:208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常

摘要: 非常 (杂语)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无量寿经上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阅读全文:]

非思量底
编辑:0次 | 浏览:252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思量底

摘要: 非思量底 (术语)教家谓为无分别,禅家谓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为坐禅之要术。普劝坐禅仪曰:“兀兀坐定,思量个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禅之要术也。”[阅读全文:]

非色非心
编辑:0次 | 浏览:263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色非心

摘要: 非色非心 (术语)分别一切之有为法为三聚:一色法,二心法,三非色非心法。如俱舍七十五法中不相应行之十四法,是非四大所成,故为非色,是非与心相应之法,故为非心,因而名为非色非心法。又如成实论,以无作色(俱舍曰无表色)为非色非心。[阅读全文:]

非色
编辑:0次 | 浏览:245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色

摘要: 非色 (术语)四大所成及四大所生之法为色。不然者为非色。五蕴之中除色蕴,受想行识之四蕴是也,因而称之为非色之四蕴。[阅读全文:]

非六生
编辑:0次 | 浏览:23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六生

摘要: 非六生 (术语)非自第六之意根而生,自眼耳等之五根而生之法也。即眼耳等之五识。俱舍论二曰:“六谓意处,异此而生。名非六生,是从眼等五根生义,即五识等。”[阅读全文:]

非有想非无想处
编辑:0次 | 浏览:426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有想非无想处

摘要: 非有想非无想处 (界名)Naivasamjn^anasamjn^ayatana,智度论谓为非有想非无想。俱舍论谓为非想非非想。无色界之第四处,即三界之最顶也。生于此处者无如下地粗想之烦恼,故曰非有想,又曰非想。非无细想之烦恼,故曰非无想,又曰非非想。以非有想之故,外道以此处为真之涅槃处,以非无想之故[阅读全文:]

非天
编辑:0次 | 浏览:244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天

摘要: 非天 (异类)梵语曰阿修罗Asura,旧译无酒。以果报似天趣而非天趣故也。(参见:阿修罗)[阅读全文:]

非有想非无想天
编辑:0次 | 浏览:217次 词条创建者:佛商网     创建时间:12-31 15:13
标签: 非有想非无想天

摘要: 非有想非无想天 (界名)非有想非无想处,在六趣之中属于天趣。故曰非有想非无想天。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有顶天。以是为三界之最顶处故也。[阅读全文:]